close

◎文/ 魚兒  2011 04 22

!我叫「魚兒」,這是在發現我自己是個靛藍小孩,也就是人們戲稱的「外星人」之後,我為自己取的名字。說也奇怪,當我知道自己的確不同於「地球人」時,我內心竟然升起一股莫名的安定和歸屬感。自我小時候有記憶以來,我最常問的問題是:

「我是誰?」

「為什麼我的名字要叫小雨?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「為什麼我出生在這個家庭裡?」

「如果,我換成生在別人家的小孩,那麼我會變成什麼樣子?」

在當時,我的父母親常不解為何我這個小孩老是問一些別人不會問的蠢問題,真是無厘頭,更是不知從何回答。可想而知,我當然不會得到可以讓我信服的答案。於是,這樣的問題,只能不斷地往內鑽到我心坎裡,潛伏著。因為,我知道更不可能和我在地球上的朋友們說出這樣的想法,即使說了,得到的,也不過是詫異又充滿疑問的一瞥罷了!

等到我長大成人,進入職場以後,我越來越搞不懂,「我到底是誰?!」為什麼老是要逼自己戴著這麼多不同面向的面具,為的只是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,讓我的生活和工作可以順遂些。

為什麼我不能真實地做我自己,展現我對「自由」的熱情?

在親密關係中,為什麼另一半總只想要「無盡的控制和佔有」?為何不能只是「單純的陪伴、相信,允許彼此擁有獨立的空間,自己的生活,卻又能同時享受二人在一起的支持和親密」?!漸漸地,在幾番情感、人際互動、工作、和生活上都經歷重大挫折後,我更加的不快樂了,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,我幾乎把自己封閉了起來,感覺自己彷彿就差那一根最後的稻草,就要溺水而死…。

直到,因緣際會,我遇見了「福伯」,一位看似痞子樣的中年男子,但卻有著如鷹眼般炯炯有神的銳利目光,就在幾分鐘的對談後,所說的話就這麼直接地抓出我的脆弱,解答我內心深藏許久的疑惑。而在福伯的引導下,我才逐漸地找回我真實的自己。

第一次聽到「外星人」這個名詞時,我還一時會意不過來那到底是什麼,福伯看我一副狐疑的模樣,居然還掛著「我就知道妳不懂」的笑容,緩緩的跟我解釋了起來。

福伯說:「外星人,是我對靛藍小孩的另一種代稱,他們屬於高靈,崇尚真實,對他們而言,尋求人生真理比其他金錢或物質來得重要!他們實在是搞不懂地球人複雜的遊戲規則,生活就只為了追求名與利。不過其中又可區分好幾型:第一型,我稱之「靈童」,他們具有高能量,言行舉止自小就與一般小孩不同,比較敏感,伴隨有特殊的能力或天賦,時常天外飛來一筆,令人哭笑不得,活像老是躲在自己的世界,不太想跟其他人打交道,所以他們時常會有人際互動上的障礙,也比較難建立親密關係;第二型,我稱為「奇檬子」,他們具有龐大的情緒體,內在情緒發生和轉換頻繁,但外表卻看不出來,有時候不自覺就很容易鑽牛角尖,一般人就覺得他們難搞,也讓人感覺不易親近,而產生疏離感,不易與人產生連結。第三型,則是看起來很像地球人的外星人,我戲稱「偽地球人」,這類外星人,他們很容易覺察外在環境、人、事、物的需要,為了適應地球的生存法則,他們會在深層意識經歷「內化過程」,讓真實的自己扭曲成符合社會期待的模樣,於是產生與真實自我分離的現象,為此他們可能也吃盡了苦頭。他們表面看似人際關係良好,社會成就也不低,但骨子裡就是存在「人生不知為何而存在」的疑惑,獨處時,就容易感受到孤單,感覺被遺棄,自己就像浮萍一般,無法根植大地。有的人甚至最後就會認同小我創造出來的多種角色,而忘了自己原本真實的面貌。」

我才明白,我是屬於第三類的外星人,這或可解釋為何打從小時候,我就愛看天空的藍,就愛看海的靜,總是可以望著水族箱裡自在悠游的魚兒們出神…。總是羨慕它們就這麼單純的在,如此自由的活著,又能保有它們原本自己的樣子。

原來,我就是「靛藍小孩」,來自外來星球的新小孩,我帶著某種使命來到這個世代,而我,擁有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的力量!這封信,寫給和我有著同樣困惑的朋友們,我要告訴你們,「我們並不孤單,我們是如此地被宇宙大愛看顧著。」來找我吧!我想認識你們!

魚兒

100.04.22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灣全能量協會 的頭像
    台灣全能量協會

    台灣全能量心靈成長協會

    台灣全能量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