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師:林明福老師 2012 01 04
自己跟自己的關係包含兩個我:一個代表社會我、人格我,一個代表本我或本體我。我們從小具備一個「本我」,就像每個來到世上的小孩子,都是快樂、都是自由自在、都是好奇,都是熱情、充滿動力、天真無邪、純潔良善的,之後,為了要在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中存活下來,你開始在本我之外,創造出一種人格我,一種符合適者生存條件的社會我。
有些人創造的人格是一種理想狀態,在社會上是有價值的或是讓人討厭的,久而久之,我們活在這個人格我裡,而跟「本我」分離。你會創造的可能各種人格
◎ nice人格:
對外展現的言行舉止都很良善、討人喜歡、避免衝突,是人人所稱的好好先生、好好小姐。
◎ 戰士:
為了某個目的對外呈現戰鬥的英雄,捨我其誰的拯救者角色。
◎ 證明者:
為了一個苦不斷在工作或各種表現上,去證明自己不屬於那個苦。
◎ 照顧者:
不斷的照顧、給出、為別人做、別人而活,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別人身上。
這些人格的養成,其實在掩蓋你內心真正的自己,用這些人格來掩蓋真正的你。Nice人格企圖用nice的表現,掩蓋內在最不nice的自己。很兇狠的人用很兇的眼神或氣勢先聲奪人,掩蓋內在最深的脆弱恐懼和害怕,不能讓人看出他很害怕、很膽小。每一個面具都在掩藏真正的自己,而那個真正的自己,一直用一種感覺呼喚你,它想要完整自己、它想要跟你合一,但是你不理會它。
你先創造一個人格擋住它、取代它,於是就形成了自己與自己的分離。若你與自己的關係呈現開的狀態,代表你某程度能夠跟你自己在一起,若呈現關、不動或開一些,代表你跟自己分離的距離的程度。
你跟自己分離,你就跟人分離,你就跟關係分離,你就跟親密分離,你就跟愛分離,你就跟世界分離;從你自己,投射到整個世界都是分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