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講師:林明福老師  2011 12 30 

    「親密」,是可以敞開自己、接納自己,是能夠分享深層自己,因為他很接納自己,也願意敞開自己去分享自己,他內在有一種願意接納的態度,所以當這個人願意敞開的時候,他就可跟別人在更深的位置連結。


  
所以我們講親密關係:就是我不會跟別人講的話,我會跟你講,這就是親密。願意坦誠、願意敞開心,願意分享內在比較深層的東西,就可以跟人家親密,然後願意去察覺別人的需要,並且成為別人的需要,這種人就會有關係,因為他願意在關係中,願意給出、給出自己。這個付出,就會創造出,他在關係中的一種舞台,你在哪個地方付出你就在哪裡有關係。你在宇宙的地方付出,你就跟宇宙有關係,你在家裡付出,你就跟家裡有關係,


    如何願意付出?因為心中有一股愛,你願意越大,你的愛就越大。在某個程度上,你愛的需求已經能夠自己從自己產生而滿足,自己能夠滿足的時候,你的愛就會滿溢出來。所以不愛自己的人,是很難去愛別人,因為他的愛不是滿到溢出來的,不愛自己的人本身就很缺愛,但是又勉強自己要去給出很多的愛,而那個給出的愛是很有問題的,,其實是用給出來要愛的,他不是自己的愛已經滿了,我已經不需要了,而去給出的。真正滿溢出來的愛是,「咻!」一出來就是會流向別人,所以真正的愛是很自然的流出來的,不是強迫自己去給。

 

    當你在給的時候,就會著相在「我在給你愛」,有一個愛人者與被愛者,有一個助人者與被助者,那個相對位置就會互相拉扯,相對的問題就會被拉出來,我討厭這種愛:你越幫我,我就覺得越無能;你越幫助我,我就變得越糟糕;你越愛我,我就覺得越缺愛。但如果你是溢出來的愛而流出去的,這個愛會很自然,他找不到二元對立的東西來攻擊,否則你是在很高的位置對我,我就很低的狀態來打擊你;你在很有愛的位置,我的無愛感就來打擊你。這兩極的東西,需要不斷的磨合,直到整合到更好的位置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灣全能量協會 的頭像
    台灣全能量協會

    台灣全能量心靈成長協會

    台灣全能量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